色彩风格

【八一专辑】检察院里的“兵”故事

【字号:    】        时间:2025-08-04      

 何理:先后在甘肃省武警总队陇南支队、湖北省总队后勤部、武警宜昌市二支队服役,2006年7月进入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现任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大队长,一级警长。

履职风采:洪流双战场,铁肩担安宁

每到八一建军节,何理就会回想起部队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是1998年8月,特大洪水席卷荆楚大地,时任武警宜昌市二支队警卫中队队长的何理,勇于投身抗洪救灾任务,守护居民人身财产安全。8月中旬的一个凌晨,何理起床查哨,在树林小道上碰到了一个穿黑衣的年轻男子。该男子低着头躲躲闪闪,行迹十分可疑,“什么人!”何理一声暴喝,当机立断把他拿下并扭送到市政府保卫科,并从黑衣男子身上搜出一把长30多厘米的尖刀。事后查明,这个男子当晚盗窃了一位居民家中的贵重财物,准备回来二次做案时被何理抓住。因执勤机智勇敢,何理荣立个人三等功,所在中队被评为先进执勤中队。从武警到法警,35年的时光呼啸而过。何理用行动表明:身份会改变,担执勤为民的信念永不改变:警服会褪色,但维护公平正义,守卫一方平安的心永不褪色。

 

程家新:1990年3月在武警宜昌市消防支队服役,1992年12月进入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现任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检察院一级警长。

履职风采:火场里的无畏守护

进入检察院之前,程家新在武警宜昌市消防支队(现宜昌市消防救援局)淬炼过三年,谈起难忘的军旅生涯,程家新感慨颇深。1991年3月26日凌晨,宜昌一处粮食仓库起火,当时整栋仓库已大面积燃烧,火势猛烈,并引燃了周边粮食露天堆垛。救援现场,程家新凭着一股军人的坚毅和拼劲儿,积极服从组织安排,义无反顾地参与救援,最终经过2小时的持续灭火后,明火被全部扑灭,火势得到有效控制。从军营中的“钢铁战士”到司法为民的检察人员,转变的是岗位和身份,但他那份初心和情怀却始终未曾变过。从检33年以来,程家新参与办理职务犯罪大要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协助打击刑事犯罪,出警四千多次,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让军人的荣光在“检察蓝”中愈发闪耀,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戎装虽变,初心如磐”的动人篇章。

 

甄权:1986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参军,1994年7月在宜昌市军分区服役,2000年9月进入检察机关工作,现在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检察从事机关后勤工作。

履职风采:二十五年暖了多少“后勤”时光

十四载春秋,甄权与“粮草”为伴,在看似平凡的后勤战线上锤炼着军人特有的细致与坚韧。2000年,甄权褪下“国防绿”,换上“检察蓝”,在检察院的后勤岗位上扎下根来。二十五年如一日,他既是手握方向盘的“安全护航员”,风雨无阻保障每一次公务出行稳妥准时;也是全院信息的“忠实传递者”,一份份报刊文件在他手中总能精准送达,连最角落的办公室也从未遗漏;更是干警们“舌尖安全的守护者”,从食材采买到餐食调配,用心琢磨大家的口味,让忙碌后的每一餐都暖胃更暖心。从军营“粮草官”到检察“勤务兵”,岗位名称在变,服务保障的初心始终如一。

检察长点评:何理、程家新两位同志作为司法警察,将军营里的纪律意识与执行力融入履职全过程。他们始终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军人素养守护办案安全,用“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作风应对各类警务任务,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水准,让军人的严谨与担当在司法警务岗位上熠熠生辉。

甄权同志在司法行政事务管理局从事后勤工作,虽未直接参与办案,却将军营里“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理念落到实处。他以细致入微的态度统筹后勤保障,用高效务实的行动回应各部门需求,像螺丝钉一样牢牢坚守岗位,用军人的奉献精神为检察工作顺畅运转筑牢后盾。

脱下军装,他们初心不改;穿上检服,他们使命在肩。这种“退伍不褪色”的精气神,是检察队伍里的宝贵财富,既展现了退役军人的过硬素质,更诠释了新时代检察干警的责任担当。期待他们继续带着这份军人底色,在检察履职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