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财产可执行,维权多年烦“薪”事
时间回到2019年,老王及其工友受雇于陈某在宜昌市伍家岗区某房产项目从事木工,工程结束,陈某在支付了部分工资之后,以资金周转不足为由不再向其支付工资,因迟迟拿不到工资,2021年1月,老王等人向人社部门投诉,接到线索后,区人社局进行立案监察。
区人社局向陈某下发《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理决定书》,要求陈某即刻支付王某某等五人工资。因陈某未及时履行义务。2022年1月,区人社局向区法院提出行政非诉强制执行申请,要求强制执行该局对陈某作出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理决定书》中尚未履行部分。在法院执行过程中,陈某曾与区人社局、五名农民工达成和解协议,后因陈某未按期履行协议,区人社局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直到2024年3月,该案由于陈某账户资金不足,名下也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陷入僵局。老王等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检政协作析争议,多措并举解“薪”愁
2024年3月,检察机关在与区人社局的工作联席会上了解到该案情形,决定依托行政执行监督职能,主动开展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通过走访农民工、询问工程负责人、调取劳动监察部门执法卷宗、向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了解情况、调取工程项目管理相关材料等方式深入了解案件情况。检察机关了解到陈某因投资失误,系多起案件的被执行人,本人对强制执行裁定没有异议,也愿意支付拖欠的工资,但目前已没有支付能力。
为尽快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严格依法履行行政检察职责,一体促进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2024年7月,区检察院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法院、人社局的相关负责人、人民监督员、农民工代表等参加。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详细介绍了案件情况,并针对案件执行活动中未穷尽调查方法及时扣押财物,执行和解协议程序存在瑕疵进行了释法说理,获得与会部门一致认可。会后,检察官一方面积极与区法院、人社局进行沟通,通过线上线下调查,确定陈某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并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指出其在案件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督促法院依法全面审查案件,穷尽调查方法促进案件执行到位;另一方面,与人社局积极沟通协调,加强与法院的协作配合。区法院收到检察建议后,积极对该案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督促陈某继续履行义务,2025年3月,执行到陈某执行款6000元,目前已转入人社部门专用账户。
考虑到老王等人的实际困难,办案检察官会同该院控申检察部门为老王等人申请司法救助。2024年底,在农历春节来临之际,老王及其工友共五人收到检察机关发放的司法救助款64000元,历时三年,为讨薪奔走多年的老王一家终于能过上一个舒心年、团圆年。
穿透监督利长远,多方治理防“薪”忧
该案系伍家岗区检察院与区人社部门建立欠薪强制执行案件线索对接机制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建立机制后,该院充分发挥行政诉讼监督职能,建立与人社部门的信息沟通、线索移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常态化制度。近年来,双方依托该工作机制,围绕劳动者权益保护深化协同,在化解涉劳动纠纷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持续聚焦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2024年6月,伍家岗区检察院会同区政府、区人民法院联合签订《宜昌市伍家岗区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方案(试行)》,成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府院联席会议机制,行政、司法协力促进农民工解“薪”结。检察机关针对农民工讨薪无门问题,深入一线现场宣传,注重为农民工讲解讨薪相关法律知识、程序